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愤怒!“超级育儿师”你到底还要坑害多少家庭

时间:2022-08-27 15:53:31 | 浏览:2472

孩子身体烂了个洞,家长自己简单处理创面不见好,就去医院找医生,希望能找到病因,得到疗愈。医生一看孩子身上的洞说:“孩子有洞,这不对。”他命令爸爸把孩子的身体按住,直接用白布塞住身上的洞并紧紧的裹上,说:“看不见就是好了,我和你以前做法的区别

孩子身体烂了个洞,家长自己简单处理创面不见好,就去医院找医生,希望能找到病因,得到疗愈。医生一看孩子身上的洞说:“孩子有洞,这不对。”

他命令爸爸把孩子的身体按住,直接用白布塞住身上的洞并紧紧的裹上,说:“看不见就是好了,我和你以前做法的区别是——我才是内心真正想帮助孩子的人。”

实际上,孩子不仅当时痛得死去活来,而且由于病因未除,创面被堵,烂得越来越深直到坏到神经,此处失去感觉。

我们从表面看不出来,因为实在被裹得太牢了。

也许你会说世界上没有哪个医生会干这样冷酷愚蠢的事。是的,没有。但某些育儿师会干这样冷酷愚蠢的事,还获得了无数的称赞,甚至媒体还推波助澜、广而告之。

最近一段《超级育儿师》的片段在网上流行开来,点击量近300万次。

尹建莉老师在微博上痛批了这个视频。而我每每看见这些视频整个心都会纠起来,这哪里是在育儿,明明是虐儿!

我不禁想问,让成人光是看着就难受的东西,为什么让孩子亲自去承受就可以变得光明正大还理所当然?到底是什么出了问题?


尹建莉父母学堂辅导员 菜菜


孩子怎么了?

事情是一个东西引发的“血案”,由孩子想动东西而不让引起,直到孩子的心在“滴血”。对孩子来说是不知道在拍片的,实际上现场还有摄影师等其他人,他只觉得有很多人都盯着他,一个陌生育儿师表情冷漠,动手动脚来治服自己,爸爸却听她的指挥,爷爷奶奶干着急,妈妈变得无动于衷,孩子得有多恐惧我不敢想像。孩子开始的情绪是玩不到东西而生气伤心,并且没有被大人接纳。后来的情绪升级到愤怒恐惧绝望五味陈杂,完全是因为大人们够“作”,给“作”大的情绪 。

我看见有人在朋友圈支持育儿师的做法说:“孩子违背三原则之一——不能伤害他人。育儿师的做法对。”好吧,先不说父母对孩子来说并不属于“别人”一列,就这里的大人违背了几原则?一个三岁孩子的几下小拳头,能把大人吓得把孩子当杀人犯一样对待!在这样的情况下,正常的孩子都会有这样的表现,反抗代表孩子心智正常。他们完全不顾孩子的感受,如果这件事发生在某些发达国家是构成了报警条件的,警车都已经来了。如果父母以后没有成长,一直都实施强权养育,则二十年后,表面上被白布裹着,实则心理溃烂的孩子变成了冷酷无情的“疯子”或麻木不仁的“呆子”。

孩子的问题,都是家庭养育环境出了问题,即父母自身的问题。接纳孩子的现状,消除养育环境中的病因,提升养育环境的品质才是正确疗愈之路。而他们一样都没做,只使用了强制“裹白布”技术。

孩子一直有哭闹打大人的问题代表孩子很愤怒,愤怒背后藏得更深的情绪是无助。尤其男孩子更容易用愤怒来表现内心的无助而显示自己的力量。哭闹和打只是用行动表达这种愤怒情绪。情绪和情绪下的行动都是孩子的语言。他在不停的呐喊,“我心痛,我需要通过自由探索发展自己,我需要独立自主成长自己,我需要父母的爱,需要自由。”父母总是看不见、听不见的这种无助的呐喊。可以看得出这个孩子平时连最基本的自由探索玩耍的需求都没被好好满足。尽最大能力满足孩子的需求——物质、成长、精神、心理的需求——才是保证孩子情绪稳定的基石,如果说没有这个基石,只去关注什么情绪管理那都会成为某种形式的强权。就算是温柔而坚定的共情也变成了隐蔽的强权。

我知道很多家庭即便巳经过上了富裕生活,但仍然舍不得孩子玩卷筒卫生纸、沐浴露、锅碗瓢盆、窗帘、沙发等等生活用品,这中间主要存在着观念问题。

玩具不能完全替代真实事物,比如说卷筒卫生纸,小孩就特别爱玩,而且能玩出很多花样,我们就不能把卫生纸看成玩具吗?

也许很多家长认为那怎么可以?东西该做什么用就做什么用,玩具就玩,而且要好好玩,不该损坏,卷筒卫生纸该擦屁股。

如果是这样,那我们又怎么能要求孩子有想象力、创造力、思考力、高智商、好奇心?而这些都不是凭空而来的,幼儿自由探索玩耍是发展这些能力的关键。三四岁以下孩子对家里的所有东西都感兴趣,不可能要碰东西时,时时刻刻的报告一下家长,问下可不可以,何况已经有这样的强权经历,孩子迫于压力宁可选择呆呆坐着。难道这是他们想要的结果?

我家几乎所有的东西孩子都可以自由玩耍或陪着一起玩,他跟大人是完全平等的。两岁多的儿子插头插插座、菜刀切菜、厨房真洗菜,真炒菜等都玩过了,只要我们大人肯花心思为孩子创造环境并作有效监护,所谓的安全问题绝大部分都能解决。有些危险的东西孩子体验过反而不会鲁莽行事,自我保护能力更强。

他们家有这么多人看护,什么样的东西能使之上演一场“血案”?其本质上他们只想培养一个完全听话没有独立思想和感受的机器人(而且不是智能的)。以此“听话”为目标培养孩子,几乎不能如愿以偿。

好点的结果是:孩子到青春期会严重叛逆,反抗家长,如果家长这时有所觉醒,孩子可以走上自我疗愈之路,这是最好的。如果父母仍执迷不悟并加大控制力度,则到时将两败俱伤。

坏点的结果是:由于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孩子最后听了坏人的话,传销头子的话,大骗子的话,其他冷酷权威者的话,成为他们干坏事的工具。

最坏的结果就是:自毁自杀或杀人,这样的例子还少吗?因为他的精神早被父母绞杀了,是不会再珍惜自己和别人的肉体了。

孩子的情绪宜流动,不宜冰冻;宜疏不宜堵。你控制孩子千百次,现在被孩子打一下又如何?不是之前那种一边控制一边纠结无奈,嘴上又说一些威胁的话的状态,是真诚的让孩子打,把一些关键部位保护一下即可,这么小的孩子又伤不到什么。

我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就被两岁多的儿子打过三次,不包括他几个月时好玩式的那种敲打。他总体是个非常快乐的孩子,但不管怎么,哪个小孩都会有负情绪的时候,情绪本身没有对错之分。有次我没在意把孩子的最喜欢的红色小车顺手用水冲了一下,他很伤心很气愤地哭了。我蹲下跟他处于相同高度,并道歉:“宝宝对不起,妈妈把你最喜欢的红色小车弄湿,宝宝很伤心很生气,是吧?那我们帮它擦干好吗?”儿子用拳头不停敲打我,因为我一直处于情绪平和稳定的抱持状态,并说出了他的感受,这个打的过程其实并不会太久。等他发泄了,马上又重新开心起来了,自己动手擦干小车。我不是鼓励孩子通过打父母来发泄情绪。我的意思是对于幼儿,他有情绪并打父母了,在你能承受的范围内,是可以选择允许的,不必有什么思想负担,也不用上纲上线到道德问题。另外,用哭来表达情绪既是孩子的权利,也是孩子的福利,这是极为正常的现象。

孩子也在学习管理情绪的努力过程中。我们说要给孩子试误权,也包括给孩子管理情绪的试误权。我6岁的女儿就说过,妈妈,我自己就会主动学着你的榜样。相信自己,相信孩子,只要大人给出情绪管理的好榜样,孩子会学会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学会通过更合适的方式表达情绪。

家长怎么了?

有一个人,不知道鱼是生活在水里的,第一次见到时,他把鱼捞出来,见鱼儿在岸上跳啊跳,看起来好像极不舒服。但他想着自己不会错,因为我们人都是生活在空气中的,鱼儿肯定也是。他一直坚持这个想法而最终感受不到鱼儿的痛苦,直到鱼儿死亡。

第二个人起先也不知道鱼儿是生活在水里的,也把鱼捞出来了,但他看鱼儿似乎不舒服,他感受到了鱼的痛苦,最终把鱼放回水里了,鱼儿又开心自由自在地游了。然后他通过这一体验去开启思考,后通过学习,原来鱼儿是生活在水里的。

还有第三个人,第四个人,这里不列了。

视频中的父母现在就属于第一个人,处于低认知水平和低感受力状态。妈妈也曾感受到孩子的痛苦,心生些许悲悯,但这些微弱的感受很快就被她有限的头脑认知水平和她所信任的所谓权威打败了,直到逐渐变得麻木。

我自己其实也曾做了第二个人。在我女儿出生时,我完全没有接触任何一本育儿书籍,一位未婚的同事送了一本《超级育儿通》给我,是90年代英国的一位保姆写的,据书上介绍保姆非常权威。我女儿几个月大时,白天睡觉喜欢抱着,躺床上没多久就醒,原本我一直都抱着睡的,她睡的很香。有一次,我尝试了书上的睡眠训练,把想睡觉的女儿放床上任其哭,训练让她自己躺着睡着,我分分钟都在煎熬,最后还是母爱的直觉打败了我的头脑认知,终止这种残忍的训练。当我手一接触到小家伙抱起的时候,她马上就不哭了,可见她哭泣时是多么绝望。后来接触爱和自由以及一些心理学,知道这种残酷的训练原来早就被心理学证实是损害儿童心理健康的最大元凶之一,而我当时差点误入歧途。

如果一种教育信条让当下父母和孩子双方都感受到不舒服,感受到痛苦,真的要好好引起重视,肯定隐藏着某种错误,要不就是方向本身就不对,要不就是方法有问题。相信自己的感觉,去看见孩子的需求和感受,有勇气去结束这种错误的行动。孩子是动态变化的,看见孩子的当下,尊重孩子的当下,他们的未来反而能真正的朝良性方向发展。

媒体怎么了?

在一百多年前播放这种东西我不会奇怪,而当今媒体肯策划和播放这些东西,我很奇怪,说明媒体的育儿观念和育儿认知水平也是很低的。只能说愚生恶,也许他们以为在行善。

又或者是利益当先,利用人们育儿心切,明知不大妥,为了收视率,搞这些短期效应,以短期控制住了孩子为有效来糊弄家长。

除了以上两种情况,我想不出媒体为什么要播这个。也是还有第三种社会文化原因吧。

怎么办?

如果我们不曾从原生家庭中获得过很好的爱的能力,就更加需要成年后不断的学习并自我成长。

第一,要刷新观念提升认知,学习经典育儿理念,不再被一些低俗的育儿观念左右思想。可以系统的看几本口碑好的经典育儿书,而不仅仅是东看一篇文章西看一篇文章。

第二,在实践中不断觉知、体验、思考。理念通过亲身体验、觉知沉淀下来会形成自己的思考,并更好的运用到实践中。

相关资讯

尹建莉VS《超级育儿师》管教撒泼的熊孩子到底哪个育儿大V更靠谱

先来回顾一下事件的起因:12月14日育儿大V尹建莉老师,在她的新浪微博上发表了一条内容,手撕一档育儿类电视节目《超级育儿师》:尹建莉。01我对于这场育儿大V们之间的互撕,一点也不觉得意外。就算这次不是尹建莉和《超级育儿师》,下次也会是其他人。

和超级育儿师“兰海”学习育儿方法,全是干货,赶紧收藏

下面给广大家长推荐36个计策,帮父母培养乐观、自信、积极向上、勇于担当的好孩子。1样板计:树立学习榜样。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在孩子面前,再细微的言行举止也要。不同的教育方法可以塑造不同的品性,培养不同的特质。

《超级育儿师》重磅回归!

《超级育儿师》携手资深教育专家,走进第一育儿现场,上门来到家庭中,为您沉。面对淘气孩子束手无策。风靡世界,影响亿万父母,全球最成功的亲子真人秀闪亮回归。家有二胎三胎,无法平衡对孩子的爱。作为新手父母育儿0经验。

育儿师回应:偷懒

为什么宝宝先叫爸爸,后叫妈妈?育儿师:和情感无关,只为偷懒宝宝出生以后,妈妈没日没夜地守护在宝宝身边,小心喂养,细心呵护,无论育儿的道路有多艰辛,一旦听到宝宝会叫“妈妈”,马上就会觉得以往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育儿师发现规律:爱打扮和不爱

在家中,如果父母非常在意自己的外表,孩子在这方面的表现一定也不会让人失望的,就算是做不到精致,但起码不会太邋遢。相比于邋遢的孩子来说,父母宁愿自己的孩子爱臭美一些。毕竟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把握好尺度,不耽误学习的臭美也是能被接受的。和你妈一样爱

育儿师做了一件事,娃出门不再缠着买东西了:孩子培养财商要趁早

我见过好几次,这种场景:孩子站在商场购物区门口,拽着妈妈的手,不停哇哇哭。☻大家好,我是践行终身学习的西红柿妈妈。可无论妈妈说什么,娃都不肯走,非逼着妈妈买东西。妈妈那边满脸的焦急,感觉特别丢面子。有一次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个妈妈领着两个娃。

育儿师和育婴师一样吗?小白新知

不论是月嫂、育婴师还是育儿嫂其实还是很好区别的,但这集中定义在实际中关联性挺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本文小编给大家介绍下:人类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在六岁前奠定的,其中0-3岁的宝宝已经完成他一生中70%以上的学习能力,错过了这一黄金时期,宝宝的智

育儿师虐童层出不穷深层原因令人深思

两个月大的婴儿那么幼小嗷嗷待哺,是最令人心疼的阶段,然而育儿师却强行灌奶导致婴儿大腿被掰骨折,而且这个育儿师本身还是一个孕妇真的让人无法理解为何还会如此残忍对待婴儿。近日一两月大婴儿遭育儿师残忍虐待导致骨折等多种伤害,引起了大家的强烈愤怒。

婆婆带孩子每天贴画,遭儿媳嫌弃,知名育儿师:老人做得很对

莉莉两口子一个月工资四五万块钱,但请保姆,还是有点舍不得,就把婆婆从老家接了过来,帮忙照看2岁多的女儿。刚开始莉莉对婆婆很客气,只要能给带娃,莉莉没二话,要什么给买什么,平时家里一日三餐也准备得很丰盛,毕竟比请保姆便宜太多了,老人能给带孩子。

育儿师不仅仅只是带带孩子

...育儿师/育婴师是专门从事婴幼儿早期智力开发、早期教育、生活照料和生活护理的人员,是目前市场紧缺工种之一,职业高尚,待遇高,市场供不应求。受过专业培训的育儿师/育婴师能全面掌握婴幼儿的生活照料、护理及科学教育、保育方面的相关。

做育儿师的那些日子(一)

“请不要羡慕我的故事 因为你只是路过 而我却是经历 你只是观众 而我却是它的主角” ——摘自一位头条作者有一段时间,身受三角债务之害的我,心里非常疲惫,遂想歇下来,静等收账。对于过去一向风风火火闯市场的我来说,平静的生活犹如白开水,好像缺少。

央视育儿师:有一种错过,会让父母遗憾终生

◆◆◆“我活着都是为了你,你这么做对得起谁啊!”这是父母经常对孩子说的两句话,殊不知多年后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痛苦。这就是典型的中国父母,他们几乎不会给予孩子赞扬和肯定,取而代之的却是打击、挖苦和讽刺。

首都北京出现5万月薪育儿师

自上海研究生阿姨过后,近日,北京爱宁宝高端育儿机构也出现了两位重量级育儿师,一位是北大医学部的研究生,曾就职于北京某三甲医院的内科医生。另一位是毕业于江西省赣南师范大学,广告学与心理学专业双学士。她们因为喜爱孩子,同时对育儿师的职业充满向往。

暴力小男孩一刻不停歇,想要殴打育儿师

随着孩子的成长,很多父母会发现自家的孩子特别难管。每个孩子的性格也都是不同的,毕竟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样也不会存在两个性格相同的孩子,但因为是孩子,所以父母对孩子总是纵容的,甚至在孩子总是打闹的时候父母也不去阻止,因此会给一些孩

全职妈妈变身家庭育儿师

楚天都市报记者张吉晴 通讯员朱邈“孩子学习成绩下降了。”“刚生了二胎却找不回职场自信。”年轻的父母在生活、育儿中所面对的各种问题,而东西湖的常青花园社区有这样一个针对家长的公益组织—常青花园父母成长联盟,“目前常青花园的中小学生人数过万,父。

友情链接

网址导航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废旧物资回收网扇子文化网今日临沂百达翡丽收藏家深圳房产信息网海天味业A股今日芜湖MySQL数据库应用小程序游戏开发网广安新闻资讯网飞科剃须刀评测网平行世界之门广州地铁资行讯网李庚希影迷网安溪铁观音官网
育儿知识网为父母提供怀孕分娩、胎教、育儿、保健喂养、育儿知识、宝宝取名、婴儿喂养、孕期营养、胎教、宝宝早教、母婴常见病护理、早教知识、还提供有声读物、儿歌、亲子游戏下载,为家长们提供了优秀全面的一站式育儿服务知识分享。
育儿知识网 bimeiju.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