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7 15:53:17 | 浏览:2747
01
我对于这场育儿大V们之间的互撕,一点也不觉得意外。
就算这次不是尹建莉和《超级育儿师》,下次也会是其他人。
先来回顾一下事件的起因:
12月14日育儿大V尹建莉老师,在她的新浪微博上发表了一条内容,手撕一档育儿类电视节目《超级育儿师》:
尹建莉显然非常不同意视频中,家庭育儿导师兰海的做法,但问题是她并没有列出自己观点的详细操作方法。
所以这场育儿大V们之间的互撕,会能让我们这些家长更加的疑惑——孩子撒泼哭闹时,管松了怕他屡教不改,管严了又怕对他有心理伤害,那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办?
02
相信有这样疑惑的家长,肯定不止我一个。
但好在,育儿从来不是一条“1+1=2”的标准算术题,因为古今中外各种育儿观念的争论,也从未停止过。
举个关于孩子几岁可以分床睡的例子:
美国正面管教创始人简·尼尔森认为
孩子到3个月大的时候就可以睡一整夜,所以正面管教体系给出的分房睡建议是,出生之后就让孩子独立睡小床,不过可以跟父母同一房间。
这样,孩子一出生就能明确自己独自睡觉的地方,即便是孩子在半夜睡来,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安抚自己,再度入睡。
从事性教育20多年,中国儿童性心理发展与性教育专家胡萍老师则认为
孩子在一岁半左右就开始发展自己独立自主的意识,这是儿童在心理上离开父母,寻求独立的内在需求,成年人需要做的就是顺着这个发展规律,给孩子提供独立性发展的具体条件。
两岁后孩子可以尝试与父母分房间睡觉,如果父母有顾虑,在孩子4岁之前要分房间睡觉,孩子越大,分房睡越困难。
而北师大教授、儿童教育专家钱志亮则认
顺产的孩子,可以在幼儿园中班时开始讨论分房睡,等到上小学之前分干净就可以。
而剖腹产的孩子,因为在出生时要人为地将孩子迅速地剥离妈妈子宫,否则孩子可能就会将羊水吸入肺中,造成生命危险,所以这种快速的剥离过程,给孩子造成了过度惊吓。
这种惊吓使得孩子肾上腺素的分泌,达到心脏病人发病的30倍,并且这种惊吓将持续生命的第一周期。
所以剖腹产的孩子,在睡觉的时候总爱趴着睡,裹被子,夜里哭闹,还喜欢靠着妈妈,抓着妈妈的手,这都属于剖腹产惊吓综合症。
钱志亮教授建议分房睡的时间是,剖腹产的女孩7周岁,男孩8周岁才开始讨论分房,10周岁分干净。
并且,钱志亮教授特别强调,要跟妈妈一个床一个被窝。否则,孩子的安全感就会比较差。
安全感差的人,长大了会拒绝跟别人深层次的沟通,任何人都难以走进他的内心。
再比如,关于孩子光脚的问题,有的专家说孩子光脚走路有利于刺激大脑神经发育,而有的则说孩子喜欢光脚,上学会有可能会多动,希望家长制止。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感觉已经要崩溃了,每个专家说的都好有道理,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呀?
03
中国人都不太会做父母,因为我们小时候就没有被好好对待过,自然也不知道怎么对待自己的孩子。
轮到我们当了父母,伴随着孩子出生而来的,带有焦虑、惶恐、担忧、害怕的种种负面情绪。
怎么办?怎么办?我们在心里呐喊。
好在中国人都比较善于学习,不会当父母就学呗。所以近年来育儿的理论和书籍,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都特别火爆。
“育儿”、“教育”也是作为各大自媒体的热门IP。
我也不例外,但了解的多了,各种理论难免会打架,自己反而更加疑惑了。
既然专家们都互相打来打去,那我们还要学育儿吗?
当然要啊,曾经我一个同事说,人只有多读书,才能知道别人说的是不是真的。
育儿也是这样,多学习多了解,才能知道某个专家的理论是不是对的。
那育儿理论这么多,怎么学习才有用呢?
第一, 求同存异
虽然大家都各持自己的观点,但有些基本的原则还是相通的,比如多陪伴,让爸爸参与育儿等等。
大家都一致的观点,当然可以吸收为自己所用。
第二, 理论联合实践
个人认为,育儿专家也是分理论和实操两大派的。
我看过尹建莉老师的书,参加过她的“父母戒吼”班。
可是拼命把她书中所有的精髓都领悟,是不是就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了呢?
这就好像,一个拿到驾照却从来没上过路的人,你觉得他是会开车还是不会开车呢?
个人体会,尹建莉老师所描绘的是父母理想的状态,也就是为人父母应该的样子。
她只有圆圆这一个优秀的孩子,并且她和先生提供给圆圆的也是一个高知、友爱的良好家庭氛围。
但现实中,这样的家庭并不是普遍现象。
而兰海因为要实际地介入家庭中去解决问题,所以展现出来的是父母现实中的样子。
但是做电视节目,难免会为了追求视觉效果而制造一些冲突,后期的剪辑也会来一些助攻。就像小S主持《康熙来了》,那套台词和剧本都是保证收视率而设计的。
想要教好自己的孩子,还得靠自己把理论联系实践,在实战中不断总结,得出属于自己的育儿经验。
第三, 相信专业但不轻信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育儿书,有关孩子心理成长、情商培养、教育方法等等,不再一一枚举。
写这些书的人,可以说都是这方面的专家,我们尊重他们的研究成果,也相信他们的专业素养。
可是别人的理念再好,也不是你自己的,所以不管他们的道理说的有多好,看起来有多么正确,套在你自己孩子身上也不见得就好。
就包括你现在正在看着的这篇文章,你也根据你的知识储备来判定,要不要选择相信。
个人建议是育儿方法可以学,但不要轻信,因为作者只是在介绍他的经验,而你则是在养育自己与众不同的孩子。
可以找到一些适合自己实际操作的方法,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进行磨合和改良,直到自己能熟练运用。
超级育儿师在引进中国之前,我就看过美国原版的《超级保姆》,里面的指导师乔比兰海要严厉多了。
给我印象比较深的一集,是一对夫妻生了孩子之后,就再也没有同过房,因为他们每天晚上要分别照顾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睡觉。
可就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在这8年的时间里还生下了6个孩子。
他们宁愿把在一起亲密的地点换成厨房、餐厅、卫生间,也不敢面对孩子分房睡的痛苦。
每当妈妈需要严肃地对孩子说明一件事情的时候,她就会笑场。
对于类似一些性格软弱的父母,像兰海和乔这样的专业人士,的确能给他们带来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第四, 不同的教育法,不变的爱孩子
父母养孩子,最烦的就是听别人说,“我就是这样那样带孩子的,现在教的非常好。”
You can you up呀!
根据九型人格的理论,每一个父母的性格气质是不一样的,每一个孩子出生就带着先天的气质,也是不一样的,所有教育从来没有整齐划一的方法,适合你的不一定就适合我。
再加上,每个人生长的环境不一样,遇到的事情不一样,接受的家庭教育也不一样,所以怎么可能一种教育方法,就适合所有的家庭呢?
尹建莉老师微博里说,视频中兰海的教育方法会培养出刘鑫和陈世峰这样的孩子,那么一味地放纵和包庇,谁又敢说不会再培养出李天一、朱晓冬或者莫焕晶那样的人呢?
所以,你选择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人父母,我们始终要保持一颗爱孩子的耐心。
甘心付出,也不惧怕挑战,一点一滴守护孩子的成长。
04
看到育儿大V们互撕,身为父母的我们不想看热闹,也不想站哪边,但借助这一次尹建莉老师的发声,可以再一次地进行反思,我们教育孩子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才更合适。
我想,这个答案只有你自己才能解开,因为孩子是你自己的,你才是世界上最了解他的人。
资料参考:
1、《正面管教A-Z》 简•尼尔森 / 琳•洛特 / 斯蒂芬•格伦著,花莹莹翻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2、《善解童贞1》胡萍著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3、钱志亮教授的育儿讲座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情书铺子
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育儿方面的内容,请关注我,我是陈妍妈妈,亲子关系咨询师、国家育婴师,专注亲子关系、儿童心理,与您一起分享育儿路上的点点滴滴。
先来回顾一下事件的起因:12月14日育儿大V尹建莉老师,在她的新浪微博上发表了一条内容,手撕一档育儿类电视节目《超级育儿师》:尹建莉。01我对于这场育儿大V们之间的互撕,一点也不觉得意外。就算这次不是尹建莉和《超级育儿师》,下次也会是其他人。
下面给广大家长推荐36个计策,帮父母培养乐观、自信、积极向上、勇于担当的好孩子。1样板计:树立学习榜样。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在孩子面前,再细微的言行举止也要。不同的教育方法可以塑造不同的品性,培养不同的特质。
《超级育儿师》携手资深教育专家,走进第一育儿现场,上门来到家庭中,为您沉。面对淘气孩子束手无策。风靡世界,影响亿万父母,全球最成功的亲子真人秀闪亮回归。家有二胎三胎,无法平衡对孩子的爱。作为新手父母育儿0经验。
为什么宝宝先叫爸爸,后叫妈妈?育儿师:和情感无关,只为偷懒宝宝出生以后,妈妈没日没夜地守护在宝宝身边,小心喂养,细心呵护,无论育儿的道路有多艰辛,一旦听到宝宝会叫“妈妈”,马上就会觉得以往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在家中,如果父母非常在意自己的外表,孩子在这方面的表现一定也不会让人失望的,就算是做不到精致,但起码不会太邋遢。相比于邋遢的孩子来说,父母宁愿自己的孩子爱臭美一些。毕竟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把握好尺度,不耽误学习的臭美也是能被接受的。和你妈一样爱
我见过好几次,这种场景:孩子站在商场购物区门口,拽着妈妈的手,不停哇哇哭。☻大家好,我是践行终身学习的西红柿妈妈。可无论妈妈说什么,娃都不肯走,非逼着妈妈买东西。妈妈那边满脸的焦急,感觉特别丢面子。有一次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个妈妈领着两个娃。
不论是月嫂、育婴师还是育儿嫂其实还是很好区别的,但这集中定义在实际中关联性挺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本文小编给大家介绍下:人类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在六岁前奠定的,其中0-3岁的宝宝已经完成他一生中70%以上的学习能力,错过了这一黄金时期,宝宝的智
两个月大的婴儿那么幼小嗷嗷待哺,是最令人心疼的阶段,然而育儿师却强行灌奶导致婴儿大腿被掰骨折,而且这个育儿师本身还是一个孕妇真的让人无法理解为何还会如此残忍对待婴儿。近日一两月大婴儿遭育儿师残忍虐待导致骨折等多种伤害,引起了大家的强烈愤怒。
莉莉两口子一个月工资四五万块钱,但请保姆,还是有点舍不得,就把婆婆从老家接了过来,帮忙照看2岁多的女儿。刚开始莉莉对婆婆很客气,只要能给带娃,莉莉没二话,要什么给买什么,平时家里一日三餐也准备得很丰盛,毕竟比请保姆便宜太多了,老人能给带孩子。
...育儿师/育婴师是专门从事婴幼儿早期智力开发、早期教育、生活照料和生活护理的人员,是目前市场紧缺工种之一,职业高尚,待遇高,市场供不应求。受过专业培训的育儿师/育婴师能全面掌握婴幼儿的生活照料、护理及科学教育、保育方面的相关。
“请不要羡慕我的故事 因为你只是路过 而我却是经历 你只是观众 而我却是它的主角” ——摘自一位头条作者有一段时间,身受三角债务之害的我,心里非常疲惫,遂想歇下来,静等收账。对于过去一向风风火火闯市场的我来说,平静的生活犹如白开水,好像缺少。
◆◆◆“我活着都是为了你,你这么做对得起谁啊!”这是父母经常对孩子说的两句话,殊不知多年后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痛苦。这就是典型的中国父母,他们几乎不会给予孩子赞扬和肯定,取而代之的却是打击、挖苦和讽刺。
自上海研究生阿姨过后,近日,北京爱宁宝高端育儿机构也出现了两位重量级育儿师,一位是北大医学部的研究生,曾就职于北京某三甲医院的内科医生。另一位是毕业于江西省赣南师范大学,广告学与心理学专业双学士。她们因为喜爱孩子,同时对育儿师的职业充满向往。
随着孩子的成长,很多父母会发现自家的孩子特别难管。每个孩子的性格也都是不同的,毕竟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样也不会存在两个性格相同的孩子,但因为是孩子,所以父母对孩子总是纵容的,甚至在孩子总是打闹的时候父母也不去阻止,因此会给一些孩
楚天都市报记者张吉晴 通讯员朱邈“孩子学习成绩下降了。”“刚生了二胎却找不回职场自信。”年轻的父母在生活、育儿中所面对的各种问题,而东西湖的常青花园社区有这样一个针对家长的公益组织—常青花园父母成长联盟,“目前常青花园的中小学生人数过万,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