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7 15:52:36 | 浏览:867
在综艺《超级育儿师》中,看到了很多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相处模式,大多数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父母常常不了解孩子的想法,只是把自己的想法安到孩子身上,这就造成了很多父母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听话,不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从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远。
明星马伊琍曾在一档节目上讲了一段小时候和爸爸的往事。有一次马伊琍的爸爸接到学校老师的电话要求家长去一趟学校,到了学校后老师对爸爸说,马伊琍在学校交往了很多男孩子,希望父母引起重视。
爸爸很了解自己的女儿,知道女儿不会做这样的事情,便心平气和的问老师有哪些男孩子。
老师在纸上写下了一个名字,爸爸看见后说了一句“这不是一个人的名字”堵的老师哑口无言。
马伊琍回想起这一段往事,直言那时的爸爸给了自己很大的安全感和信任感,没有因为老师的片面之词就相信老师,怀疑自己的女儿有不良作风。
每次想起爸爸对自己的信任,马伊琍就更加没有让自己做一些不好的事,因为要对得起爸爸的信任。
正是因为马伊琍的爸爸足够了解孩子,才会在老师说出诬陷孩子的话时持怀疑态度,为女儿讨回了一个公道,女儿也因此更加相信爸爸,更加努力提高自己。
现在已为人母的大J回忆起爸爸的做法时,感动依旧存在,不仅仅是因为爸爸舍不得自己被老师体罚,更是因为了解女儿的想法,知道女儿在这样的处境下学习不但不会变好,反而会因为害怕导致对老师和父母失望。
所以现在的大J在养育自己的女儿时,也会反复提醒自己要多了解女儿的所思所想,把女儿当做“人”而不是物件,任凭自己随意猜测和摆布。
既然了解孩子这么重要,那么父母究竟该怎么做才能比较好的去了解孩子呢?下面提几个建议,希望对一些家长有帮助。
第一、分析孩子出格行为背后的原因。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不好好学习或者一天到晚玩手机,便会火冒三丈什么都不想就只想发泄自己愤怒的情绪,对孩子施加打骂,这样不但不会让孩子喜欢学习,反而会破坏亲子关系。
面对叛逆的孩子,父母首先要做的便是分析孩子为什么这么做的原因?比如孩子为什么喜欢玩手机?是不是因为父母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出去玩,或者父母陪伴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自己也在玩手机?
孩子的每一个行为都有其自己的原因,尤其是一些在父母眼里看起来是叛逆的行为,很有可能是某一种信号,是在提醒父母们孩子需要关注了。
当父母们知道孩子为何叛逆的原因后,再去对症下药,即使孩子一时半会不会改正,父母也不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乱转,乱发脾气。
第二、父母要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讨论出格行为,不攻击孩子人格。
在面对孩子出格的行为时,父母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一开口就是责骂孩子,实在控制不了情绪时,可以先暂时离开一会,等情绪平复后再回来与孩子交谈。
在与孩子沟通交流时,父母也应事先了解事情的经过,即使孩子有错在先父母也有注意交流中的话术,千万不要攻击孩子的人格,不要说你一些“早就看出来你长大后就是一个痞子”等具有侮辱性的词汇。
对于孩子而言,当他们从父母口中听到任何自己不好的话语时,第一反应便是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了,从而对自己和父母失去信任感,甚至会破罐破摔的方式继续生活。
第三、鼓励孩子鼓起勇气,制定详细计划,执行目标。
每一个孩子在犯错时其实是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必须这么才能引起父母的注意,所以当父母清楚的认识到孩子的叛逆后,就要与孩子一起接受不完美的自己,父母和孩子一起重新出发,制定新的目标和计划,努力去执行它。
对孩子而言,不管是朋友还是老师,都比不上父母在自己心里的位置,所以当孩子意识到父母一点都不了解自己的想法或者一点都不想了解自己的想法时,孩子就会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以及对父母失望感。
父母也要知晓,随着孩子不断长大,他们会有自己的意识,作为父母千万不能以自己的想法去代替孩子的想法,在做关于孩子的任何决策之前一定要问问孩子的想法,只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是尊重且愿意去了解自己的,孩子才会与父母沟通交流,父母也能及时知晓孩子的所思所想。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想要培养人格独立的孩子,看完这篇文章就知道了自我意识的发展使茜茜在两岁以后有了越来越大的主观能动性,她不再被动地左右我们,孩子们对大人的指示和安排有了越来越大的选择性。茜茜两岁开始独立,”经常说。"让我一个人来。"经常说。不要吃饭,要自己吃
“养孩子就像种花,要耐心等待花开。”没有哪个孩子一出生就是十全十美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要放下焦虑,懂得有的放矢、循序渐进,放慢自己的脚步,了解孩子的状态和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予以引导,
其实,只要了解了孩子各成长阶段的特点与教育重点,教育孩子可以变得很简单轻松。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同时也感到很无奈,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好孩子。孩子0~1岁孩子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和克服不信任感,他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其中一个朋友在当地的一所小学里当班主任,跟我们分享了这样一件小事:有一回,她组织了一场课外活动。首先要求家长写下孩子在家经常做的3件事,然后再让孩子写下父母平时最常做的3件事。当她把这些反馈收集起来后,却发现结果惊人。
初次当妈,谁都有兵荒马乱的时候,尤其是容易被一些过来人的经验困扰,当然,有些经验是值得参考的,但有些“经验”,不但没用,反而可能会对宝宝造成一些伤害,新手妈妈们注意。误区一:剪睫毛听说在宝宝小的时候把睫毛剪短,长大后就会又长又密,这是真的吗
因为具备大家在意的学历,育儿知识,职业素养,社交能力的姐姐们,完全能找到综合性价比比育儿嫂高得多的工作。的确从硬件上说,学历,社交能力,综合素质,匹配不上大几千到上万的月薪但是为什么育儿嫂还那么抢手呢。
“亲爱的,在线求助!”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闺蜜发来信息求助。被育儿嫂搞得超级无语的闺蜜,最近听小区的邻居说家附近有个托管班,会接受1岁半的孩子,而且不管是师资还是硬件设施都非常不错,便很想把刚1岁半的儿子送去托班。这样,就不必再请育儿嫂,她
家政员陆续回京育儿嫂依然紧俏家政公司在北京站出站口接站“抢人”摄影/本报记者 魏彤本报讯(记者 解丽)正月十五之后,家政员开始陆续返京。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后发现,目前家政员的数量已经达到节前的8成,价格较节前节后高峰回落500元左右。
这是每日人物新开设的影像栏目,我们试图在一些特定的场合用相机镜头捕捉一些人,把他们的故事讲给你听。他们是陌生人,和你我擦肩而过,但我们相信,“每个匆匆行走在城市的人,都有一身故事”。每日人物/ID:meirirenwu文/韩逸翁佳
全面两孩政策落地,许多家庭选择养育两个孩子,育幼的压力随之增加,对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需求也快速上升。但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目前能提供系统照护服务的机构数量不足,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存在明显短板。应当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持社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