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7 15:51:22 | 浏览:1057
莉莉两口子一个月工资四五万块钱,但请保姆,还是有点舍不得,就把婆婆从老家接了过来,帮忙照看2岁多的女儿。
刚开始莉莉对婆婆很客气,只要能给带娃,莉莉没二话,要什么给买什么,平时家里一日三餐也准备得很丰盛,毕竟比请保姆便宜太多了,老人能给带孩子,还能有什么要求?
但过了两个月后,莉莉开始有些不满意了,觉得婆婆把孩子带得太“糙”,每天就在家玩,或者出去晒太阳,什么也不学。婆婆以前可是幼儿园的园长,怎么能这么“糊弄”?这是亲孙女啊!
莉莉把自己的想法,跟老公说了一下。老公满不在乎地说:“咱亲妈,用人家帮忙带娃,就得信任,想那么多干什么?她还能害了孩子?”
莉莉觉得老公无理取闹,直接找婆婆理论:“妈,你每天带孩子玩,什么也不学,孩子以后上幼儿园咋办?我给你50000块钱,你带孩子上早教班去吧!”
婆婆愣了,然后很强硬地跟莉莉说:“这样吧,你把50000块钱揣着,我孙女不上早教班了,3个月给你看结果。”
莉莉觉得婆婆真是有点上头了,外面动辄几万块钱的早教班,都不一定能提升孩子的各项能力,她不花钱,每天带孩子玩,能玩出来什么?不过,莉莉还是决定相信婆婆,毕竟人家以前是幼儿园园长,应该不会吹大话。
接下来莉莉和老公的工作越来越忙,甚至还要出差,根本没时间顾家,都是婆婆在操办,带孩子、做饭、收拾家务,婆婆没一句怨言。终于到了五一小长假,莉莉和老公的公司都放假了,一家人才有机会真正的团聚。
在家呆着的第一天,莉莉就发现,女儿有很大变化。以前都是饭菜好了,才知道上桌子吃饭。现在跟在奶奶屁股后面,一会儿拿筷子,一会儿拿盘子,特别勤快。
吃饭的时候,和爸爸妈妈聊天也像个小大人一样,说得头头是道,还关心爸妈上班累不累,出门要注意安全。以前女儿不爱说话,很文静,这变化可真大。
不仅如此,吃完饭后,还帮忙收拾,擦桌子。等都忙完了,女儿就去阳台上了,一个人安静的待了半个小时。莉莉很好奇,走过去一看,女儿在贴贴画呢!这不是之前自己看不上的图画书吗?没想到女儿这么感兴趣。
婆婆也收拾完了,过来跟莉莉聊了起来:“你看,现在孙女的变化,你还满意吗?”“满意、满意、太满意了!”莉莉头如捣蒜般的点头,满眼都是感激的看着婆婆。
女儿这变化,她真的太满意了,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之前还觉得婆婆“不靠谱”,这下疑虑都打消了。
趁着跟婆婆聊天的功夫,莉莉向婆婆讨教起了“育儿经”,是怎么把女儿教育得这么出色的?
婆婆毫不吝啬,一股脑讲给了儿媳妇听,莉莉连连竖起大拇指,不亏是幼儿园的园长,就是有办法!
原来,婆婆每天带孙女出去玩,是接触大自然,婆婆认为,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每天看动物、植物的变化,还有跟小朋友聊天,锻炼了孙女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现在孙女的认知水平,可以跟一年级的小学生相媲美了。
除此之外,还会跟着婆婆做家务,婆婆说,这是让孙女爱劳动,心怀感恩之心,参与到家庭劳动中,主人翁意识也会更强烈。
至于孙女喜欢玩的贴画本,则是婆婆带娃的“法宝”,每天下午,带孙女在家贴上半个小时,再根据内容延展一些其他的知识点,孙女现在识字量、逻辑思维能力、思考能力,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为什么会选择贴画书呢?婆婆说,从儿童发展角度来说,贴纸是幼儿的“好朋友”,也是他们比较能操控的“玩具”。相比较乐高、洋娃娃那些,贴纸的形式多变,有一定挑战性,能满足孩子的求知欲。这也是知名育儿师提倡的,老人做的很对!
而且,孩子从2、3岁,就开始对贴纸着迷了,这种天然的兴趣,会持续到6岁左右。墙上、床头上、地上、桌子上、衣服上,到处都有贴纸的影子。与其让孩子到处贴,不如就给她买个贴画书,在书本上,随便贴吧!
婆婆还说,贴贴画不能一心二用,要非常专注,认真观察,才能找到正确的位置和场景,孩子的注意力,也就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提升。这也是她给孙女选择贴画书的主要原因。
脑科学家认为,手是儿童的“第二个大脑”,锻炼手部精细动作,就是促进大脑的发育。贴贴画需要小手指非常灵活,揭一揭、找一找、贴一贴,手部精细动作得到了充分锻炼,对大脑发育很有帮助。
莉莉把这些告诉我以后,我也给孩子买了一套。我深刻的知道,儿童专注力培养的关键期是2-6岁,错过了,花多少钱都弥补不了。
结语:
蒙台梭利女士认为,在敏感期进行能力的开发,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希望各位家长也能抓住,掌握方法,用对工具书,带娃提升专注力!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莉莉两口子一个月工资四五万块钱,但请保姆,还是有点舍不得,就把婆婆从老家接了过来,帮忙照看2岁多的女儿。刚开始莉莉对婆婆很客气,只要能给带娃,莉莉没二话,要什么给买什么,平时家里一日三餐也准备得很丰盛,毕竟比请保姆便宜太多了,老人能给带孩子。
01 大多数家长都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在综艺《超级育儿师》中,看到了很多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相处模式,大多数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父母常常不了解孩子的想法,只是把自己的想法安到孩子身上,这就造成了很多父母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听话,不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先来回顾一下事件的起因:12月14日育儿大V尹建莉老师,在她的新浪微博上发表了一条内容,手撕一档育儿类电视节目《超级育儿师》:尹建莉。01我对于这场育儿大V们之间的互撕,一点也不觉得意外。就算这次不是尹建莉和《超级育儿师》,下次也会是其他人。
我见过好几次,这种场景:孩子站在商场购物区门口,拽着妈妈的手,不停哇哇哭。☻大家好,我是践行终身学习的西红柿妈妈。可无论妈妈说什么,娃都不肯走,非逼着妈妈买东西。妈妈那边满脸的焦急,感觉特别丢面子。有一次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个妈妈领着两个娃。
...育儿师/育婴师是专门从事婴幼儿早期智力开发、早期教育、生活照料和生活护理的人员,是目前市场紧缺工种之一,职业高尚,待遇高,市场供不应求。受过专业培训的育儿师/育婴师能全面掌握婴幼儿的生活照料、护理及科学教育、保育方面的相关。
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会把自己当做是主导,因为他们在家庭中既是家庭的经济来源也是抚养孩子的监护人。这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会忽视孩子的想法和呼声,他们更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如果
文|廖老思(专注于家庭教育,有该文原创版权,欢迎转发收藏)01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最让父母感到头疼的事情,莫过于孩子把父母的话当耳边风,对父母所提的成长建议,不屑一顾,这就让不少父母深感焦虑——这么小就不听话,那长大了还得了?于是不自觉就对
问:我孩子3岁,语言发展不太好,当他说不出来话时,会打别的小朋友,还会咬人,他在两岁到两岁半之间,有着长时间看电视的经历,但是现在不看了,可能错过了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机。现在他说不出来时,一着急就会动手,到底怎么帮助孩。
下面给广大家长推荐36个计策,帮父母培养乐观、自信、积极向上、勇于担当的好孩子。1样板计:树立学习榜样。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在孩子面前,再细微的言行举止也要。不同的教育方法可以塑造不同的品性,培养不同的特质。
为帮助他们安全度夏,居委会主动与小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合作,给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开展“送诊上门”服务。曲阳路街道对孤老、独居老人、纯老家庭开展“夏季送清凉”慰问活动此外,街道还结合“平安护老”、乐龄生活“1X”康管家和品管家项目,对老年人居家环境和基础体征进行安全辅助检查,环境上重点关注用电、用气安全,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许巍 - 曾经的你.mp34:21来自情感故事号说到再婚这个事情。我相信很多老人都感兴趣吧。特别是过了60岁的单身老人。到了这个年龄说年龄小嘛,不小了,但是也不是很老,毕竟现在人均寿命那么长。到这个年龄的老人还要不要再婚呢?对这个问题大家都
导语:俗话说的好“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伴侣在我们的生命中是不可缺钱的。很多年轻人都不懂得珍惜伴侣。总是任性妄为,不管对方感受。但是老年人都知道伴侣的重要性。伴侣是生命中最亲的人。有什么意外,伴侣也能够有个照应。但是晚年意外很多,
都说了老人不能够再婚的。99%再婚的老人都是没有幸福的。你不要觉得自己是例外,这个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这样的人。你越是这样想,越难得到幸福。一把年纪了,没必要这样折腾了。你要是这样子就会像文章中的老人一样的。到最后不但得不到幸福,还成了烫手的
导语俗话说:“少来夫妻老来伴,”或许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很多老年人对这句话就并不是很在意,甚至于我们有些老人还会觉得事实未必就是如此,可是当某一天,我们的老伴真正从自己身边离开之后,此时我们的老年人才会真正明白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所在,而与此同
导语:68岁的陈阿姨:后悔了,我真的不应该再婚了。今天我把这个事情说出来,就是想提醒所有的人。尤其是女人老了就别再婚吧,再婚根本不可能有幸福。不但没有幸福,甚至还会让自己成为别人的免费保姆。现在我的日子过得苦不堪言,有苦说不出。凄凉啊,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