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7 00:26:46 | 浏览:7623
全面两孩政策落地,许多家庭选择养育两个孩子,育幼的压力随之增加,对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需求也快速上升。但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目前能提供系统照护服务的机构数量不足,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存在明显短板。应当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托育服务机构,切实减轻家庭育儿负担。
社会育儿服务需求大
0—3岁婴幼儿养育支持是当下备受关注的民生短板,亟须补上
“2015年5月我生老大时,父母从老家来北京帮忙,没感觉带孩子有多难。2016年12月生了二宝以后,全家都觉得同时带俩娃力不从心。”北京某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晶说。
上班的父母照顾婴幼儿的时间普遍有限。依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同时,各省份的生育奖励假从30天至3个月不等。“现实中,很多职业女性会为了事业发展主动放弃部分产假,尽快回到职场打拼,我有一位同事生完二胎一个多月就回来上班了。”李晶说。另外,在大多数双职工家庭里,父亲照顾孩子的时间更少,李晶说:“我和孩子爸爸工作都比较忙,他出差更多,指望不上他带娃。”
目前,大多数幼儿园只接收3岁以上的幼儿入园,母亲上班后,剩下两年多的时间里,小孩谁来带是个难题。“社会育儿服务已成为家庭的一项基本需要。由于机构育幼服务供给不足,沉重的育儿照护重任影响着女性的职业发展,隔代养育则以祖父母、外祖父母巨大的付出为代价。”民革中央副主席、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小玫说。
为了带好娃,李晶在家里组建了一支带娃小分队——她的父母和育儿嫂,但问题也不少。“我总觉得挺亏欠父母的,两位老人辛苦了一辈子,晚年还要为了我舍弃自己的自在生活。有时我听到他们和老家朋友们电话聊天,能感觉到他们很累。毕竟都上了年纪,带娃很辛苦。”李晶说。
照护孩子,老人累,育儿嫂贵,还不一定能满足家庭的照护需求。记者从中介机构了解到,北京育儿嫂每月工资依据学历和工作经验从5000元到15000元不等。大部分育儿嫂的学历是高中,经中介公司短期培训后就上岗。学历较高、有一定育儿工作经验的高端育儿嫂工资通常要1万元以上。李晶说:“0—3岁是孩子生长发育的黄金期,我希望孩子在这个时期能得到更有质量的照顾。大部分育儿嫂的受教育水平和专业能力达不到我的期望。”
因此,李晶希望寻找一些专业的托育服务机构,让孩子得到系统化的专业照护。但经过了解后发现,目前市面上的一些婴幼儿照护机构无证、无照、无资质,优劣难以分辨。
高小玫认为,育幼问题关系国家的未来。具备明显外部性和公共属性的育幼服务迫切需要政策扶持。0—3岁婴幼儿养育支持是当下备受关注的民生短板,亟须补上。
开办托育机构不容易
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对选址标准等硬件条件制定更合理的标准
“找不到靠谱的托育机构,我就自己办了一个!”北京乐美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园长范扬说,2017年自己开办幼儿日托中心的初衷非常简单:“当时儿子半岁,我一直找不到收3岁以下婴幼儿的专业日托。我读研究生期间学过教育学,一直想在教育领域做点什么,办婴幼儿日托一方面为儿子考虑,一方面也觉得这是一个市场机遇。”但开园以来,范扬却经历了不少困难。
目前,国家层面对3岁以下幼儿托育机构的建设没有明确的标准规范,市场上的机构往往良莠不齐。2017年3月,范扬去办理营业执照时,经营范围都没有婴幼儿托育这一项,最后只好以教育科技公司的名义注册。
没有行业标准,就自己摸索。范扬参照《幼儿园管理条例》做了起来。“我让员工到慈铭等专业体检机构体检,聘请的教师不仅要看有没有相关资格认可、保障专业水平,还在试用期考察他们是否真的爱孩子,确保温馨有爱的氛围。”
开园后,乐美贝婴幼儿日托中心接收的最小的孩子只有6个月。“经过一段时间,我发现照护0—3岁的婴幼儿与3—6岁的孩子非常不一样,1岁3个月以下的孩子必须有专人一对一照护,1岁3个月到2岁3个月可以一对二或者一对三,2岁3个月以上可以一对四。而在幼儿园,一位老师可以照护十几个3岁以上小朋友。”范扬说,“照护3岁以下的孩子,老师要付出更多的心思、体力,既要专业,又要耐心。”
2018年4月,上海出台了《关于促进和加强本市3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上海市3岁以下幼儿托育机构管理暂行办法》《上海市3岁以下幼儿托育机构设置标准(试行)》,被称为“1+2”文件。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8个部门联合印发《加大力度推动社会领域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行动方案》,提出要“增加托育服务有效供给”。
“某城市要求托育机构建筑面积不低于360平方米,光这一项就会将很多社会力量挤出市场。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寸土寸金,要达到这样的选址标准,实在是难上加难。能否把硬件条件再放宽一点?”范扬希望相关政策能更接地气。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婴幼儿照护事关千家万户。要针对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的新情况,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托育服务机构,加强儿童安全保障。高小玫认为,强调政府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满足多样化需求,就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对选址标准等硬件条件制定更合理的标准。
育幼机构盼政策支持
希望将婴幼儿照护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围,相关配套措施及时跟上
“当前3岁前的托育服务有需求缺供给,即便有些早教等机构能提供短时间的托育服务,但质量往往难以保障。”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社会转型与法治研究中心研究员杨菊华认为,托育服务“供给不足、质量不高”是突出问题。
杨菊华建议,国家应尽快出台符合现阶段发展特征且灵活的托育服务准入机制、机构建设规范和运营管理标准,让进入该行业者在开办托育服务时有章可循。此外,还要出台托育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婴幼儿托育服务工作规范流程、托育服务人员准入条件、保育教育指南等系统性规范,推动婴幼儿托育服务走上规范化发展轨道。
高小玫认为,当前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存在供给总量不足、结构失衡、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增加优质供给,不仅要补托育服务短板,更应将其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围,从制度建设的高度去系统谋划,这样财政支持等配套措施才能跟上。
鼓励社会力量投身婴幼儿照护服务需要更多政策扶持。“公共政策应平等对待各类托育机构,符合要求即可获得如场地、政策补贴等支持,让社会机构各展所长,营造健康的托育服务生态,加快发展民办公助、企业自办、社区托育、邻里帮托等不同类型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高小玫说。
“我家上有老下有小,得知赡养老人和子女教育都可以抵扣个税时特开心,但仔细一看发现,子女教育只覆盖3岁以上的孩子,并不适用我家1岁的宝宝。其实从孩子出生开始,我们的经济压力就很大。”辽宁沈阳市民吴雅静说。
为减少家庭育儿负担,高小玫建议,从完善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入手,逐步构建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育幼服务体系,研究家庭育儿个税抵扣、隔代养育财政补贴等综合政策支持。
此外,农村育幼期待更多政策倾斜。我国农村有大量0—3岁的孩子,数量比城市还多,但他们的父母多离家打工,孩子得不到陪伴。
杨菊华说:“让所有婴幼儿都能接受良好的呵护是托育服务业的努力方向。应当形成政府、家庭、市场、社会多主体服务的体系,统筹多个服务主体协同发展,相关政策应适度向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倾斜。”
人民视觉 数据来源:国家卫健委专题调研、中国人民大学抽样调查、《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在青海省西宁市某早教中心内,一些学龄前儿童在家长陪护下接受早教训练。在北京乐美贝婴幼儿日托中心,一位工作人员正在看护孩子。
全面两孩政策落地,许多家庭选择养育两个孩子,育幼的压力随之增加,对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需求也快速上升。但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目前能提供系统照护服务的机构数量不足,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存在明显短板。应当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持社会力。
高薪急聘:住家保姆、育儿嫂、育婴师、早教师、老人陪护、医院护工【订单编号】: 84703【高单类型】:住家保姆【工作地址】:徐汇【订单工资】:8000【工作时间】:做六休一【工作内容】:照顾6岁孩子,接送上下学,幼儿园,在小区隔壁。100多
为帮助他们安全度夏,居委会主动与小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合作,给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开展“送诊上门”服务。曲阳路街道对孤老、独居老人、纯老家庭开展“夏季送清凉”慰问活动此外,街道还结合“平安护老”、乐龄生活“1X”康管家和品管家项目,对老年人居家环境和基础体征进行安全辅助检查,环境上重点关注用电、用气安全,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许巍 - 曾经的你.mp34:21来自情感故事号说到再婚这个事情。我相信很多老人都感兴趣吧。特别是过了60岁的单身老人。到了这个年龄说年龄小嘛,不小了,但是也不是很老,毕竟现在人均寿命那么长。到这个年龄的老人还要不要再婚呢?对这个问题大家都
导语:俗话说的好“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伴侣在我们的生命中是不可缺钱的。很多年轻人都不懂得珍惜伴侣。总是任性妄为,不管对方感受。但是老年人都知道伴侣的重要性。伴侣是生命中最亲的人。有什么意外,伴侣也能够有个照应。但是晚年意外很多,
都说了老人不能够再婚的。99%再婚的老人都是没有幸福的。你不要觉得自己是例外,这个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这样的人。你越是这样想,越难得到幸福。一把年纪了,没必要这样折腾了。你要是这样子就会像文章中的老人一样的。到最后不但得不到幸福,还成了烫手的
导语俗话说:“少来夫妻老来伴,”或许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很多老年人对这句话就并不是很在意,甚至于我们有些老人还会觉得事实未必就是如此,可是当某一天,我们的老伴真正从自己身边离开之后,此时我们的老年人才会真正明白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所在,而与此同
导语:68岁的陈阿姨:后悔了,我真的不应该再婚了。今天我把这个事情说出来,就是想提醒所有的人。尤其是女人老了就别再婚吧,再婚根本不可能有幸福。不但没有幸福,甚至还会让自己成为别人的免费保姆。现在我的日子过得苦不堪言,有苦说不出。凄凉啊,希望
12月2日,记者从警方获悉,福州育儿嫂粗暴带娃构成故意伤害。福州商务局将该涉事育儿嫂列入家政行业黑名单联合惩戒,禁止其从事家政服务职业。11月30日,福州林女士曝光育儿嫂粗暴对待两月大婴儿。据监控显示,育儿嫂在。
近期,上海市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上海家用电器行业协会分别制定了本市家政、家电维修服务业复工复市疫情防控指引,上海市商务委已经将指引转发给各区商务主管部门。对于大家关心的家政人员何时能重新上岗服务,雇主如何能获取相关服务等问题,上海市家庭服务。
执笔:杨十一编辑:杨十一定稿:欧阳比文出于经济因素的考虑,很多夫妻会在生完孩子以后,会让自己的父母替自己“养娃”。根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有7成以上的家庭都表示,生完孩子后会让父母帮忙带娃。虽然这样做经济和生活的压力会减轻,但也会引发一些“育。
莉莉两口子一个月工资四五万块钱,但请保姆,还是有点舍不得,就把婆婆从老家接了过来,帮忙照看2岁多的女儿。刚开始莉莉对婆婆很客气,只要能给带娃,莉莉没二话,要什么给买什么,平时家里一日三餐也准备得很丰盛,毕竟比请保姆便宜太多了,老人能给带孩子。
杭州的潘女士通过中介找了育儿嫂最近她查看家里的监控其中一幕让她气不打一处来到底怎么回事呢潘女士这段视频就是我们家里的监控,在阿姨知情的情况下拍摄,7月1号,拍到阿姨在宝宝房间里挖鼻屎,然后径直出门到了客厅,没有洗手的情况下给宝宝冲泡奶粉,我
二胎产假马上要结束了,去工作吧,家里老人身体不好,孩子没人照顾;不去工作吧,再过几年就四十了,辞职以后再找工作很难,一家四口不能全指望孩子爸爸那点工资。何况作为八零后的我们,还面临着双方父母的养老问题。再三思索,还是决定去上班。上班后孩子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