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7 00:26:04 | 浏览:687
请一个月嫂和育儿嫂,是绝大多数新手爸妈的选择,因为相对手足无措的家人,受过专业训练的阿姨们似乎更值得信赖。但不久细心的爸爸妈妈就会发现,为什么阿姨说的和网上很多儿科医生V的观点都不一样呢?
前几天有幸发现了一本神奇的书《职业技能短期培训教材:婴幼儿护理》(2013第二版,2014年印刷),是国家级的育儿嫂培训考试的教材。翻了一遍,心里拔凉拔凉的:原来我们所请到的专业资格的育儿嫂,都是靠这样错误百出的教材,批量培训出来的。
看看这本教材上的这些搞笑内容,想想你家育儿嫂之前有没有提到或实践过这些害人的“职业技能”:
新生儿部分
喝糖水去黄疸
干预新生儿睡眠周期
给新生儿用枕头
母乳喂养部分
母乳会传染细菌病毒
10个月要断奶换奶粉
营养补充
1个月就开始喝果汁蔬菜水
只有冬天出生的母乳宝宝才需要补充VD
母乳宝宝要补钙
在房间隔着玻璃晒太阳吸收钙
医疗部分
发烧用酒精降温
流感靠醋熏
只要1.5岁卤门不闭合就要赶快看病
倒提解决异物窒息
生活部分
7个月开始用学步车
1岁就开始厕所训练
1岁半穿开裆裤
2岁最好就上幼儿园
限于篇幅,我们只贴了这本书里面的一部分谬误,但大家应该明白了,即便是持证上岗的育儿嫂,她们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很可能是来自一本错误百出的教材,这些错误可能会危害宝宝的健康甚至安全。问问你家育儿嫂是不是用这本书培训的,是的话给她一本《美国儿科协会育儿百科》重新学习吧。
各种实用育儿资讯
妈咪育儿微信公众号:
mamiyuer1234
↑↑↑↑↑↑长按可复制到微信添加关注,分享育儿知识
孩子,是每一位父母心中的宝贝,我们都期盼着他们茁壮地成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除了老师之外,父母也扮演着重要的主角。在陪伴宝宝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每一位家长也从。自从有了宝宝以后,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变得多姿多彩起来,艰辛中透着甜蜜的滋味。
大家自从当了妈妈,就会不自觉变得好学起来!宝宝吃喝拉撒、生病、发育,每一个细节都变成了重要的大事,知识库要不停更新!现在给各位宝妈科普一下育儿的小知识,70%的人都不知道一问:如何帮宝宝选适合的鞋?1、长度比宝宝的脚长0.5~1cm左右。2
初次当妈,谁都有兵荒马乱的时候,尤其是容易被一些过来人的经验困扰,当然,有些经验是值得参考的,但有些“经验”,不但没用,反而可能会对宝宝造成一些伤害,新手妈妈们注意。误区一:剪睫毛听说在宝宝小的时候把睫毛剪短,长大后就会又长又密,这是真的吗
于是,爸爸妈妈们开始储备很多的育儿知识,进行各种各样的育儿指导,试图带出一个完美小孩。从宝宝出生的那一刻开始,爸爸妈妈们就对孩子寄予了许许多多的期望。比如,希望孩子学会很多技能,考一个好的大学,成为一个很优秀的人。
让汤圆(化名)妈妈开始怀疑育儿嫂简历造假,源于中介的两次广告。”在育儿嫂中介市场,每天充斥着各式各样的求职简历。“高级育儿嫂证书、5年工作经历、上一个宝宝带到上幼儿园、曾在高档小区服务。去年7月,中介为汤圆妈妈。
自从走上“请育儿嫂”这条路,就要做好频繁更换育儿嫂的准备,即便每一次更换都会影响宝宝刚刚养成的生活习惯;此外,还要树立与中介斗智斗勇的“决心”——这一条体会,几乎成了新妈妈们的共识。可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育儿嫂的流动性如此之高?
不料,张女士从监控中看到,育儿嫂偷喝了孩子的奶后直接用奶瓶喂孩子,而在后来的体检中发现,这名育儿嫂是乙肝患者且所患疾病具有传染性。视频截图目前,双方正在协商处理阶段。今年7月份,济南市民张女士从德林家政服务公司请了育儿嫂照顾6个月不到的女儿。
想找育儿嫂,不知水平能力如何,怎么办?以前,往往借助于熟人介绍、口碑营销;以后,看一看“职称”,了解一下从业经历,就能大致判断。没错,育儿嫂也能评职称了。近日,人社部印发通知,支持企业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发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同时建立健全
网上有一个段子,说的是一位妈妈辅导学渣儿子做功课,儿子成绩上去了,她也拿到了教师资格证。感谢孖仔帮,感谢所有关注孖仔帮的父母们,没有你们的“苦苦相逼”,我估计不会去考一个跟自己半毛钱关系。因此,当我拿到育婴师资格证时,特别想发表下获证感言。
我见过好几次,这种场景:孩子站在商场购物区门口,拽着妈妈的手,不停哇哇哭。☻大家好,我是践行终身学习的西红柿妈妈。可无论妈妈说什么,娃都不肯走,非逼着妈妈买东西。妈妈那边满脸的焦急,感觉特别丢面子。有一次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个妈妈领着两个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