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5 00:54:47 | 浏览:916
宝宝刚出生那会儿,我和老公好多育儿知识都不知道,也没有提前去了解,导致遇到很多事有一点慌乱,以下总结几点希望能帮助新手妈妈。
1.刚出生的宝宝小手和小脚邹巴巴的,甚至有的看起来像蜕皮一样,这是正常现象,一般不用处理。
2.刚出生的宝宝一般都有黄疸,这是比较常见的,一般不需要特别担心,经常晒晒太阳就会慢慢好转。晒太阳注意好时间,还有太阳强度,刚出生宝宝皮肤比较娇嫩,不要晒伤,还有遮挡好眼睛。比较严重的,医生和护士会让照蓝光。
3.刚出生的宝宝,有的头部会有软包,可能是生产时挤压造成的,注意观察软包变化,是否有变小直至消失,听从医生建议。如果是挤压造成的,一般不用处理,注意观察就好了,不用特别担心。
4.宝宝体检时发现腿纹不对称,一般没问题,但需要去骨科拍片子检查,确保万一,不需要特别担心。
5.宝宝什么时候开始刷牙,需要听从医生建议,不要想当然,以免造成后期蛀牙。我家宝宝才4周岁多,就蛀牙了十来颗,心碎。只能带去医院补牙,孩子又受罪又花钱。一定要提前做好牙齿保护,涂氟还有窝槽封闭,不要等到孩子牙齿坏了才后悔。
6.刚出生宝宝皮肤特别娇嫩,一定要及时更换尿不湿,拉完粑粑一定要用温水及时擦洗,以免红屁股。
7.很多宝宝会得幼儿急疹,不要慌,对症治疗,及时看医生,做好护理。
8.刚出生的宝宝如果头皮总感觉很脏,洗不干净,可以咨询下医生,可能是湿疹。
9.宝宝很小的时候尽量不要吃蛋清,很容易过敏,1岁以后可以试着少吃一点,没有反应了再慢慢加。
10.宝宝多大会说话,会走路,每个孩子情况都不一样,有的宝宝比较活泼开朗,说话走路就比较早,有的宝宝比较胆小可能就晚一点,多听听医生建议,不要操之过急,过度担心。一般1岁到1岁半宝宝开始学习走路,我们是13个月开始走路的,完全没有预兆,一下子就会走路了。按时体检,有特殊情况医生一般都会说,有问题及时问医生。
希望能帮助有需要的新手妈妈们,有分歧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正和建议!
恶语伤人六月寒。如果父母管教的目的是造就人,那么就不要打骂孩子、2、家庭之间,一言一行,当思为子弟足法。——张履祥3、地理环境变化时,农民都知道改变种植方法;社会环境变革时,父母有没有想到
想要培养人格独立的孩子,看完这篇文章就知道了自我意识的发展使茜茜在两岁以后有了越来越大的主观能动性,她不再被动地左右我们,孩子们对大人的指示和安排有了越来越大的选择性。茜茜两岁开始独立,”经常说。"让我一个人来。"经常说。不要吃饭,要自己吃
“养孩子就像种花,要耐心等待花开。”没有哪个孩子一出生就是十全十美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要放下焦虑,懂得有的放矢、循序渐进,放慢自己的脚步,了解孩子的状态和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予以引导,
其实,只要了解了孩子各成长阶段的特点与教育重点,教育孩子可以变得很简单轻松。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同时也感到很无奈,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好孩子。孩子0~1岁孩子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和克服不信任感,他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其中一个朋友在当地的一所小学里当班主任,跟我们分享了这样一件小事:有一回,她组织了一场课外活动。首先要求家长写下孩子在家经常做的3件事,然后再让孩子写下父母平时最常做的3件事。当她把这些反馈收集起来后,却发现结果惊人。
因为具备大家在意的学历,育儿知识,职业素养,社交能力的姐姐们,完全能找到综合性价比比育儿嫂高得多的工作。的确从硬件上说,学历,社交能力,综合素质,匹配不上大几千到上万的月薪但是为什么育儿嫂还那么抢手呢。
“亲爱的,在线求助!”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闺蜜发来信息求助。被育儿嫂搞得超级无语的闺蜜,最近听小区的邻居说家附近有个托管班,会接受1岁半的孩子,而且不管是师资还是硬件设施都非常不错,便很想把刚1岁半的儿子送去托班。这样,就不必再请育儿嫂,她
家政员陆续回京育儿嫂依然紧俏家政公司在北京站出站口接站“抢人”摄影/本报记者 魏彤本报讯(记者 解丽)正月十五之后,家政员开始陆续返京。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后发现,目前家政员的数量已经达到节前的8成,价格较节前节后高峰回落500元左右。
这是每日人物新开设的影像栏目,我们试图在一些特定的场合用相机镜头捕捉一些人,把他们的故事讲给你听。他们是陌生人,和你我擦肩而过,但我们相信,“每个匆匆行走在城市的人,都有一身故事”。每日人物/ID:meirirenwu文/韩逸翁佳
全面两孩政策落地,许多家庭选择养育两个孩子,育幼的压力随之增加,对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需求也快速上升。但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目前能提供系统照护服务的机构数量不足,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存在明显短板。应当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持社会力。